许昌日报客户端

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

白雉纷飞落宝地桑树培育终成材

白雉村:“林中精灵”曾经的栖息地-j9九游

白鹇 资料图片

加工制作桑杈 本报记者 黄增瑞 摄

核心提示

许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因此也产生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地名,尤其是一些村庄的名字,与当地的地域文化、历史人物有一定关联。

建安区五女店镇有一个村庄叫——白雉村,该村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?带着种种疑惑,记者走进了五女店镇白雉村……

【人杰地灵】

村庄土岗上曾白雉成群

9月7日,记者驱车从市区出发,走许鄢快速通道一路向东,过五女店镇区就看到路北有一块蓝色路牌,上面写着“白雉村”。

“你们要采写俺村的过往就找刘保昆,他年龄最大,知道的事多,我们都说不囫囵,他应该在村里阎王庙附近的茶馆,你们去找他吧!”听说记者要采访该村的历史过往,一位村民给记者指明了方向。

刘保昆拄着拐杖,身体稍微有些驼背。在白雉村阎王庙附近,记者见到了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。

“有事儿咱坐院里说,那里凉快!”刘保昆领记者回到自家小院,向记者讲述了白雉村村名的由来,“我们村北侧原有一个土岗,岗上有白色羽毛的野鸡出没,据说颍川郡将其敬献给了当朝皇帝,村庄因此得名。”

据了解,白雉又称白鹇,鸡形目,雉科,鹇属,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。它姿态优美,外表华丽,常被人称作“林中精灵”。

记者在《许昌县志》上也看到了相同记载:北魏神龟元年(公元518年)三月,颍川郡献白雉,故名白雉村。

说是北魏时期,颍川郡路过此地,看到岗地森林茂密,湿地连绵,白雉成群在此繁衍生息,为风水宝地。随后,颍川郡向当朝皇帝敬献白雉,以显示君主贤明、海内大治,说明当时的社会政通人和、人杰地灵。

【寻根问祖】

白雉村有刘袁两大姓氏

“我们村庄由10个自然村组成,近4000人,有刘、袁两大姓氏。”刘保昆说,水有源、树有根、人有血脉情。2016年刘氏宗亲续写的《白雉刘姓家谱》记载,自明朝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,明朝推行人口大迁徙,不少人从山西洪洞的大槐树,迁至人口稀少的河南、山东等地。

迁至河南的刘姓人家主要分布在鄢陵县望田镇、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、安徽省阜阳市,共“三门四地”。

为了留住乡愁,传承血脉,2013年9月,刘氏后人着手续写家谱。经过多位热心人的奔波走访,《白雉刘姓家谱》终于完成。

其间,2015年4月1日,来自“三门四地”的刘姓代表,在白雉村刘氏始祖刘伯谦墓前举行隆重的立碑祭祖仪式,从此刘氏后人“有了根”“知了祖”。

据考证,明朝隆庆年间,刘姓人在白雉村祖坟前修建了“山门”“牌楼”“墓碑”等古建筑,村里还建有刘氏祠堂。然而,让刘姓后人感到欣慰的是,他们的先祖自落户许昌这块风水宝地后,相继走出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、南京兵部尚书、后为刑部尚书、户部尚书刘自强;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烈士刘忠信等名人志士。

【桑杈制作】

桑杈制作技艺历史悠久

如今,“90后”“00后”都不知道桑杈是啥物件。

20世纪90年代,桑杈是一种农具。它一头是木柄,另一头是三长一短四个分叉,三长(称作杈齿)平行在一侧,稍带弯曲,用于托起物品,一短在另一侧,用于防止物品滑落。

桑杈的主要用途包括翻动、晾晒农作物,秸秆码垛,近距离搬运柴草等。其制作材料是桑木,该材料柔韧耐用,使得桑杈成为一种实用的农具。

据《许昌县志》记载:白雉村桑杈制作技艺已有400多年历史,在河南百余县中绝无仅有。历史上,白雉村桑杈园种有上千亩桑树,远远望去尤为壮观,可以说是一望无际。

“我们村制作的桑杈远近闻名,素有‘新郑枣、临颍蒜、白雉桑杈一大片’之说,这或许与鄢陵县栽种花卉苗木有一定关系。”刘保昆说,制作一把实用、美观的桑杈,需要精湛的技艺和长时间的准备。

从桑树种下的那一刻起,村民就开始精心呵护,修剪树枝、保持土壤湿度、防治病虫害。当树苗长到预定高度时打顶、促发、分枝,选定分枝后要注意三个预备用作杈齿枝条的长势,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砍下,这种精心培育的桑树要历经四五年成长,才能长成制作桑杈理想的原材料。

【非遗传承】

桑杈制作历经多道工序

“制作桑杈的过程更为烦琐复杂,需要经过选材、晾晒、加热、熏蒸、固定、削刮、弯曲、捆绑等多道工序。”刘保昆说,历史上,白雉村的桑杈有中兴号、永兴号、福兴号等。

过年的春会上或村镇的集市上,有不少人购买白雉村生产的桑杈,有时候还能招来百十公里外的客商求购,白雉村也成了桑杈买卖的集散地,畅销周边数个县市,并带动多个村庄“效仿”。由于白雉村世世代代经营桑杈园,桑农中不乏能工巧匠,1961年,原许昌县挑选多名技术员,协助周口市西华、太康等县栽种、加工。

桑杈作为一种传统农耕工具,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如今,在农村的集市上,人们偶尔还能看到桑杈的身影。

“桑杈制作技艺是我们村的一张名片,如果能传承下去就更好了,我们打算申报非遗,让老手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。”刘保昆说,这些传统手艺不仅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一种文化遗产,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。

编辑:李炎 刘靖 校对:赵欣

责编:王婵     终审:杨红卫


网站地图